法制周报记者 万朝晖 伏志勇
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治安管控找联防、化解矛盾找联防、遇到困难找联防......”
6月24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法治主流媒体海东大型采访活动顺利结束,于当日下午返回西宁。抵达西宁,整洁的街道,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采访团一行人对西宁市的社会治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借鉴西宁市社会治理好做法、好经验,记者们来到了西宁市湟中区公安局鲁沙尔派出所。
“大联防”发挥联防联治作用
湟中区鲁沙尔镇推行大联防勤务模式以来,辖区赌博现象没有了、矛盾纠纷少了、村民富起来了,群众们对它是赞不绝口。
“三年来,我们鲁沙尔地区的刑事类案件数量明显下降。”西宁市湟中区公安局鲁沙尔派出所所长沈得明骄傲地告诉采访团记者。说起鲁沙尔地区的“大联防”勤务模式,他最有发言权。沈得明介绍,针对鲁沙尔镇辖区点多、面广、线长、流动人口较多,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实际问题,鲁沙尔镇有效整合社会力量,最大发挥集体力量,充分借鉴“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鲁沙尔派出所联合鲁沙尔镇政府、湟中区城管局、区司法局、各村(社区)、辖区重点单位,共同构建鲁沙尔地区“大联防”勤务模式。
“说白了‘大联防’就是政府主导、公安主抓、基层组织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联勤联巡群防群治工作格局。”沈得明解释道。
记者们采访后得知,鲁沙尔地区的“大联防”勤务模式划分为4个街道警务片区、4个联勤大队、37个联勤工作站、670余名联勤队员。
“咱们‘大联防’的优势有哪些呢?”记者们问道。
“‘大联防’实现了警力前移,政务、党务、警务协同配合、无缝对接、共同运作,有效强化了鲁沙尔地区治安管控,提高了工作效率。”沈得明说。
“大联防”拉近警民间的距离
4月16日,鲁沙尔派出所民警韩达钊在辖区巡查中发现,下重台村村民张某在网上办理贷款时对方要求其汇款一万元手续费,民警立即对他进行劝阻,细心告知他网上贷款被骗案例和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张某最终停止了汇款。“通过近几年的反诈宣传,群众的意识得到不断提高。这与鲁沙尔镇的入户宣传有着直接关系。”鲁沙尔派出所副所长潘峰说。
潘峰向采访团介绍:“大联防开展以来,我们辖区治安是越来越好,现在鲁沙尔地区的重要场所都配备了警务室,学校的老师、医院的保安都是咱联防队的成员。”据了解,鲁沙尔派出所会定期对辖区学校、医院的警务室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同时联合城管、交警进行巡逻执勤,确保辖区的长治久安。
“我们能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入户走访1.3万余人。靠的就是‘大联防’模式。”沈得明说,鲁沙尔镇人口16074户近56848人,光靠派出所的警力,只是杯水车薪。“大联防”模式将鲁沙尔地区各包村干部、村警等组成联防人员,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
入户宣传时,由于群众的文化程度层次不起,宣传效果往往不是很好,鲁沙尔派出所针对此情况,总结出了“不见真人不转钱、转钱之前问公安”的宣传标语。将繁琐的防诈知识浓缩成朗朗上口的两句话,起到了直接有效的作用。
“每天都有人向我咨询问题......”潘峰告诉记者,6月3日早晨市民马良发来微信,说有一个陌生人加他的微信,询问孩子补习问题,让他加微信细聊。由于民警经常在群里转发防诈知识,所以马良没有立即添加对方,而是先选择咨询民警。在了解到马良的孩子没有补习需求后,潘峰劝他提高警惕,有可能遇到套路贷,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涉及转账前,一定要问公安。潘峰指着手机对记者介绍,为把防诈宣传做深做实,鲁沙尔镇分类施策,将各行各业统一成各自微信群,每天在群里转发防诈知识,群众有问题也会在群里提出,会及时得到解答,他手机里目前共添加了30多个群,每天都会遇到咨询的群众,他都会耐心解答。
“鲁沙尔地区电诈类型主要是网上贷款和网上赌博。目前可通过技术手段,对诈骗电话进行捕捉。今年5月,共计收到预警信息97条,其中有82条对当事人进行见面劝阻,其余为电话劝阻,真正实现了警民携手防诈反诈。”潘峰说。
“大联防”打造“永不下班的村社区”
“现在我们村里别说盗窃案了,打架赌博都没有了,晚上吃完饭出来跳跳舞、遛遛弯别提多开心。多亏了村里的‘大联防’模式,带给我们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57岁的甘河沿村村民王玉苍告诉采访团记者。
甘河沿村是鲁沙尔镇的一个行政村,同时也是“大联防”模式中的一个联勤工作站。甘河沿村联勤工作站有十三位成员组成一个联防队,轮流值班,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为群众办实事。
“‘大联防’模式给我们村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甘河沿村村民葛富元激动地说道。以前,甘河沿村存在赌博现象且矛盾纠纷多,继而引发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自‘大联防’工作推进以来,此类问题越来越少,村民涣散、不团结等问题也得到解决。村里的无业人员在联防队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联防队员走街户,挨家挨户作宣传、讲政策、化矛盾,群众的思想、行动和言语都受到了影响,村民的素质明显提高。慢慢地,大家也意识到了“大联防”的好处,现在甘河沿村民风淳朴,道路整洁。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正在打造农家乐、发展旅游产业,都一门心思想着赚钱致富”葛富元说。
季国龙是鲁沙尔镇阳坡村村民也是一名联防队的成员。说起他为啥加入联防队时,他回忆道,2019年,村民乔某由于常年患病,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又不慎丢失3000元,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不稳定。联防民警入户时了解情况后,多次给他作思想工作,同时将情况逐级上报至鲁沙尔镇政府,最后由联防民警牵头,大家自愿对乔某展开捐款。在将筹集的2000元送到乔某手中时,乔某一度哽咽着说不出话。每每想到这件事情,让季国龙记忆犹新,他没想到这种小事能得到政府的重视,更成为了联防民警的心事。他想了很久,最后毅然加入到其中,成为了他们的一员,和联防队员们一起帮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鲁沙尔派出所一级警长汪发达告诉记者,“大联防”模式就是把警力下沉基层,提高辖区建警率,和管事率,让群众真实看得到见警察,解决群众的‘身边事’。今年共计化解20多起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户口问题6起,百姓的满意度非常高。“我们的宗旨就是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联防’模式的推进,使甘河沿村的入户宣传率达到90%以上,通过走访群众,巡逻防控,甘河沿村两类案件明显下降,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0%。今后力争要把电诈宣传覆盖率达到100%。”汪发达说。
“2018年,鲁沙尔镇集中开展“大联防”勤务模式。这几年,建设成效非常明显,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法治思维不断转变。可以说‘大联防’的开展,使治安类案件大幅度下降,邻里纠纷明显减少。通过‘大联防’走访入户,解决了群众家中的烦心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下一步,鲁沙尔镇将持续推动‘大联防”’模式,逐步实现常态化。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鲁沙尔镇党委副书记赵海年说道。
责编:李林俊
来源:法制周报